12月3日是国际康复日。无锡市同仁国际康复医院工伤康复科主任、主任医师张秀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肢骨折后导致的步行功能障碍是临床最常见的康复问题,如果不积极康复,可能将永远失去正常的步行功能,给您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下肢骨折患者存观念误区
张秀花介绍,车祸,跌倒摔伤,高空坠落常常导致躯体不同部位的骨折,而下肢骨折是骨折中最为常见的,她每年都要遇到近百名患者,一般包括髋部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髁部骨折、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胫腓骨以及足部骨折等。对于下肢骨折,很多人存在观念误区,有的认为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不能负重,不能行走,完全卧床休养,由于人为的制动导致下肢肌肉的废用性萎缩、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从而使关节丧失功能。尤其是下肢骨折术后,二次的手术创伤往往局部存在水肿,水肿日久就会导致肌体组织的机化,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影响关节的屈伸活动。此外,由于长期制动,骨骼局部钙质流失严重,进一步导致骨质疏松,所以患者在术后所谓的休养一段时间后,局部骨折仍然愈合不了,同时由于水肿机化而导致下肢关节功能受限,最直接的就是导致下肢步行功能障碍。还有一部分患者担心术后活动会引起骨折内固定部位不稳,怕摔倒加重病情等,使下肢的功能逐渐减退。
下肢骨折术后急需康复
张秀花介绍,现代医学越来越证明,下肢骨折内固定术本身就是防止骨折断端的移位,保证骨折对位良好,使患者早日进行肢体功能活动,患者不应该是被动地卧床,而应该主动接受康复治疗。她表示骨折后的康复流程,首先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肿胀,如采用超声波治疗、水疗、蜡疗,会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及时改善而起到消肿作用。二是要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肌力训练,预防肌肉萎缩,还能消除水肿。三是通过专业的治疗师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预防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挛缩而引起的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如采用被动活动训练、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对于预防肌肉的萎缩,恢复关节活动很有帮助。此外,患者还要加强平衡功能的训练,循序渐进的肢体负重是平衡功能康复训练的基础,术后可以通过患肢部分负重的方法,预防钙质的流失,同时也增加肢体的平衡功能的恢复。而对于踝关节骨折的病人,预防跟腱的挛缩,对于日后步行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版权所有:无锡市中心康复医院 Copyright @ 2023 Wuxi Central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电话:0510-81885390 0510-83219655 0510-83219650
地址:无锡市钱荣路158号 备案号: 苏ICP备120591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