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后该休息还是运动
时间:2015-07-02 11:08:45    点击次数:6385

    医院里患者最常听到的问候语是:好好休息,祝你早日康复。传统观念中患病总是与休息联系在一起。休息的医学术语叫制动,包括:卧床(各种伤病住院时普遍的措施)、局部固定(骨折或脱位时常用)等。休息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身体健康。然而休息并不总是有利于康复。这里要谈的就是休息的另一面。
  先谈谈心血管疾病。许多患者发病时都采用卧床休息。孰不知卧床休息数小时后尿量会显著增加,导致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血液黏滞度增高,使心绞痛、血栓性脉管炎、静脉血栓发生或发作的概率明显增加。心血管患者常在夜间发作,与这些继发反应不无关系。从临床角度,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采用坐位来减轻心脏负担,那么其他心血管疾病发作时为什么就一定要保持卧位呢?现代心肌梗死的康复治疗实际上就是从采用坐位开始的。许多患者担心体力活动会导致心肌破裂或加重心脏损害。其实吃饭、洗脸、刷牙、穿衣、缓慢步行等活动的能量消耗比卧床只增加20%~50%,而科学、适量的运动对心理和精神状态的调节作用,则是被动卧床休息和单纯药物治疗所无法替代的。
  其次要谈的是呼吸疾病。许多人以为呼吸疾病发作时,卧床休息可以减轻呼吸困难。其实卧位时的肺通气和血液灌流比例容易失调,结果是肺泡气体与血液之间的交换受限。同时卧位时横膈的活动受到限制。正是由于这个道理,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往往喜欢采用半卧位或坐位而不是平卧位。另外长期卧床还可导致肺炎的发生率增高。
  休息对骨关节的影响也非常显著。骨骼生长和骨密度取决于施加在骨上的力。这就是为什么水中的鱼骨密度显著低于陆地上哺乳动物的道理。骨骼一旦失去外力作用,就无须坚强的质地,因此出现骨质疏松。宇航员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预防失重所造成的骨质疏松。而临床上无论是卧床、骨折固定或神经瘫痪后的患者,普遍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与缺乏体力活动也有密切联系。为此要保持骨质密度,适当的运动极为重要。关节软骨主要依靠承受压力来进行营养物质交换。如果关节长期不承受压力,关节软骨便会发生营养不良,从而造成软骨变性和关节功能障碍。
  肌肉萎缩和肌力减退是休息最常见的后果。健康人卧床休息1个月,肌纤维横断面积可减少10%~30%,两个月减少50%。肌力降低速率为每周10%~15%,3~5周肌力下降可达50%。其实肌肉还有内在代谢的改变。例如卧床休息3天,可使肌肉胰岛素受体敏感性迅速降低,葡萄糖耐量降低,这是成年人发生2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研究已经表明,卧床休息1天所导致的运动能力减退相当于老年人1年的运动功能衰退量。
  适当运动或活动是康复治疗的核心,但是过分运动也会损害健康。患病后是运动还是制动,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区别对待,这也是康复治疗艺术的体现。动静相宜、物极必反,这个道理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地把握和理解。

> : 这是本分类下的最后一篇文章

版权所有:无锡市中心康复医院 Copyright @ 2023 Wuxi Central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电话:0510-81885390 0510-83219655 0510-83219650
地址:无锡市钱荣路158号 备案号: 苏ICP备120591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