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同仁(国际)康复医院力助工伤患者重建希望
时间:2015-09-07 15:10:25    点击次数:6599

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每年工伤患者近6万人,仅无锡地区每年就超过1万人。工伤意外事件发生后,很多老百姓只知道要保住性命,究竟该如何康复及护理,又如何让病人回归正常生活轨道,并不十分了解。在我市西北角、龙山脚下,座落着一家国家三级公立康复医院、江苏省工伤康复定点机构——无锡同仁(国际)康复医院,该院工伤康复诊疗中心可为颅脑损伤、脑卒中、持续性植物状态、脊柱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骨折、截肢、手外伤、关节及软组织损伤及烧伤等十个常见工伤病种,提供全面的康复诊疗及工伤职业评估等。

医院开设工伤康复床位70张,治疗区面积达6800余平方米,现有康复医学博士、硕士32人,与香港理工大学康复医学系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拥有国内一流的工伤职业康复评估及训练技术设备,包括目前省内唯一一台用于职业康复的美国BTE Primus职业评估训练系统、用于入职前的评估及职业评估的美国Valpar职业评估系统、用于等速肌力训练的Isomed 2000、用于大面积烧伤及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水疗设备等。该中心凭借独特的优势、可靠的疗效、科学的管理、一流的教学和科研创新能力,成为全省工伤康复诊疗的领军者,先后使近2000余名患者远离残障生活,从这里回归社会,再次扬起生命之帆。

工伤康复,从心开始

“如果没有康复中心的治疗,我丈夫可能这辈子都站不起来了!”对胡女士来说,无锡同仁(国际)康复医院就是她卧床瘫痪丈夫的“希望”所在。原来,今年3月中旬,小王意外从4米高处坠落,导致颈椎及右髌骨骨折,术后可以在床上翻身,却坐不起来,双手不能抓握,留置导尿管,严重便秘,日常生活大部分需依赖家人帮扶。正值壮年的他一时无法接受自己的病情,精神萎靡,不吃不喝,无法入睡。胡女士看着着急不已,最后来到医院工伤康复诊疗中心。

“一些病人刚来康复医院时,常常因为痛苦自卑等原因不配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并请康复病友现身说法,互相鼓励”心理康复治疗师谌利民表示,为帮助更多的患者增强康复信心,医院引进掌握康复医学、护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知识的专业康复社工,成立“乐康社工工作室”,为医护人员及病友搭建一个互动平台,提高患者主动康复参与意识,了解患者需求,为患者排忧解难,成为全市首家引进社工的三级医院。“丰富多彩的医患互动活动中,医生和病友们的鼓励,让我丈夫燃起了康复的信心与勇气!”胡女士说道。

图片3.jpg

通过心理康复治疗,小王终于走出情绪的低谷,同时工伤康复治疗团队为他精心制定康复计划,采用截瘫肢体康复训练,帮助他加强床上翻身、坐起,通过神经肌肉电刺激、本体感觉治疗及传统针刺按摩技术治疗促进四肢神经功能恢复,通过压力治疗防止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以静电治疗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排便。一个多月后,小王已经可以扶拐步行100米,大小便可自行排出,日常生活大部分自理,双手抓握能力大大改善。“医务人员就像我的家人一样,不断鼓励我振作精神、努力训练,我坚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小王信心满满地表示。

工伤康复,让患者伤而不残、残而不废

烈日炎炎,年过五旬的老邹带着自己的朋友,来到工伤康复诊疗中心张秀花主任办公室,他的手伤就是在这里治好的,希望张主任也能把朋友治好。老邹精神矍铄、身形矫健,谁能想到一个多月前他洗漱、穿衣还都要依靠家人照料。

原来,年初老邹因机器操作意外右肘被卷入机器,幸好及时送医,右手保住了,然而石膏拆除后,右手腕、手指肿胀无力,手发抖,不能拿东西,甚至右手都触摸不到自己的脸,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从家里的顶梁柱到需要家人照料的“废人”,老邹不甘心,于是到各个专家门诊寻求治疗良方,做了各种检查,钱花了不少,采取了很多方法,然而右肩、肘疼痛日益加重,甚至无法入眠。

图片4.jpg

最后,老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同仁(国际)康复医院。“针对你的右上肢功能障碍,以及复杂区域疼痛综合症,我们制订了系列康复方案,只要坚持训练,重归工作岗位应该没有问题”张秀花主任在为老邹系统检查后表示。果然依照张主任制订的康复训练方案,一周后,老周手部疼痛感大为降低,晚上终于能睡个好觉了;一个月后,老周又可以用右手吃饭、写字了。神奇的康复效果背后,谁又能想到康复治疗师们要付出多少心血和劳苦呢。

80后小伙儿高旭是他的物理治疗师。为恢复老邹的右上肢功能,高旭每天要给他做60分钟的康复理疗,将他的右手抬起、放下,伸展胳膊,不停地重复着做各种手法治疗,“每次60分钟下来,20多岁的大小伙子,累得满头大汗”老邹说,虽然累得全身是汗,可担心他治疗过程中会疼,高旭在治疗时,会讲些笑话给他听,“他一逗我,我也就不觉得疼了。”同时,康复治疗师们还运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他的肌力耐力,使用冷疗为他减少炎症渗出,使用蜡疗为他改善循环,通过中频脉冲、超声波、中医定向为他缓解疼痛。

而老邹带来的朋友踝关节粉碎性骨折患者孙先生,原本术后步态十分难看,于是医院用下肢康复机构人为他矫正步态,并专门为他定制踝足矫形器,每天坚持一对一康复训练。2个月后,他已行走自如,“感谢你们让我活得更漂亮!”。

康复一人解放一家,造福社会 

“我还年轻,不能当一辈子的木乃伊!”患者小陈全身裹着压力衣,眼中擎满泪光。原来,一年多前,年仅24岁的他因工作意外严重烧伤,面积达95%,且多为Ⅱ°、Ⅲ°烧伤,辗转多家医院植皮术后终于保住性命。为防止术后感染及疤痕过度增生,他必须全天穿戴压力衣,包裹得像个木乃伊,痛苦不堪,于是他来到康复医院工伤康复诊疗中心寻求帮助。

刚入院时,小陈全身仍有多处伤口,其中部分伤口化脓导致全身发痒,左手指关节畸形,右手4、5指缺失,双踝关节内翻畸形,双腋下疤痕开裂,多处疤痕过度增生,以致他不能独立坐起,不能上下楼梯,双手不能抓握,仅可在家人的搀扶下勉强缓慢挪步,穿衣、洗漱等日常生活完全依赖家人照料。“手术后7个月了,还是这个样子,让我们一家人的日子怎么过?求求你们,帮帮他!”小陈的母亲啜泣着拉着张秀花主任的手说道。

张主任带领工伤康复科的医护人员详细检查了小陈的身体状况,为其量身定制了康复计划。每天康复护士为他的伤口换药、紫外线照射,促进伤口愈合及预防感染;康复治疗师采用水疗及运动疗法、关节松动训练、等速肌力训练、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等改善他的关节活动度,采用特殊工娱治疗、手功能训练提高他的日常生活能力。经过2个疗程,每天一对一的专业烧伤康复,小陈身体状况明显好转,现在他全身创口愈合,可以独立行走,能通过辅助具自己用餐,穿衣、洗濑等也不再依赖家人,甚至能独立操作电脑。对于今后的生活,小陈充满信心。“没想到康复医生不给病人做手术,但却能让术后的病人恢复原有功能,真是康复一人,解放一家啊!”小陈的母亲感叹着。

担心赔偿耽误康复,得不偿失不可取

工伤康复诊疗中心主任张秀花表示,2014年共收治130名工伤患者,康复有效率达99%。然而,目前全市在工伤发生后具备工伤康复价值的病例数每月约400余例,实际上真正接受工伤康复的比例仅为6%左右,大部分散落于各医疗机构中急性期治疗后就回家了。

为何工伤康复遇冷呢?原来都是赔偿金在作怪。一方面,一些单位由于对政策不了解,以为单位需承担所有后续康复费用,因此对工伤善后倾向于“一次性买断”;另一方面,一些患者担心康复后会影响伤残认定,补偿金会减少,只想伤残认定等级高些,以获得更高的赔偿,还有的担心康复费用要自己承担,因此不愿接受康复。事实上,《无锡市工伤康复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符合条件并具有康复价值的工伤职工,办理相关手续后可到工伤康复定点机构进行工伤康复。因此,只要符合支付目录的工伤康复费用,是不需要个人承担的,目前江苏省工伤保险目录范围基本可满足工伤康复需求。

“功能的康复远比赔偿重要的多!为伤残等级评估高些而放弃功能康复,这种做法得不偿失。对于那些年轻的工伤病人来说,一旦错过最佳康复时机,患者机体进入懈怠退化状态,等待他们的将是真正的瘫痪在床、功能丧失,影响自己的一生及家庭的幸福”张秀花表示,在国际上,大约90%的工伤人员可以通过专业的工伤康复,再次走向工作岗位。下一步,医院将加大投入,旨在打造全国工伤康复示范基地。

(宣传处)


版权所有:无锡市中心康复医院 Copyright @ 2023 Wuxi Central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电话:0510-81885390 0510-83219655 0510-83219650
地址:无锡市钱荣路158号 备案号: 苏ICP备120591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