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假肢师、矫形器师为患者“修复”残障人生——记无锡同仁(国际)康复医院康复工程部
时间:2015-11-11 09:52:39    点击次数:5086

“袁医生又加班了啊?”晚上9点,无锡同仁(国际)康复医院内正在巡视的保安笑着和袁荣正打招呼。保安口中的袁医生正用纱网仔细地打磨着一个石膏模具。这个模具他已经反复调整、测量和打磨四个多小时,只为了模具能更光滑舒适,尺寸精准。这个做着“手工活”,办公室像个车间的袁医生其实是无锡同仁(国际)康复医院康复工程部的一位假肢师和矫形器师。他用自己的技术在可能的范围内帮助残障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或代偿功能,开发潜能,提高独立生活、学习、工作的能力,为他们“修复”残障人生。

一对假手指,助患者成功提亲


YP20141201111712440.jpeg


“前两天这位病人还给我送了喜帖,邀请我去常州喝喜酒,但是工作太忙不能前去,只能祝福,我是真替他们高兴啊!”走进康复工程部就能看见墙上挂着几面锦旗,袁医生指着其中一面介绍道。

不久前,这位孙先生在工作中意外受伤导致两手指缺失,情绪十分低落,在女友的悉心陪伴下,慕名从常州来院就诊。“我即将去女友家提亲,但很怕她父母看到我受伤的残指会有阻碍,所以特别想安装两只假手指。”“袁医生,我们两人相爱走到一起不容易,安装上假指至少从外观上在亲友们面前,他能够从容,但是进口假手指费用比较昂贵,我们实在负担不起啊!求求你,帮帮我们。”一对小情侣苦苦哀求着。袁医生知道情况后,一方面和病人积极沟通,鼓励其安心康复,另一方面帮他争取工伤康复优惠政策,最终让小孙免费安装了一对假手指。一周后,小孙戴上了逼真的硅胶假手指,高兴地和女友离开了。一月后,小孙给袁医生送来了一面锦旗,同时还有一封喜帖。

“所谓康复工程,就是应用现代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为病人进行假肢、矫形工程,补偿、矫正或增强患者已缺失、畸形或功能减弱的身体部分或器官。看到患者通过恢复或代偿功能,重归幸福生活是我最大的愿望!”袁荣正表示。

视患者如亲人,圆天下父母心

家住惠山的老李与老伴最近非常开心,因为女儿小芬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精神也不错。原来,几年前老人的女儿小芬突发脑溢血中风,给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致命打击。无力支付康复费用的老李一家在小芬病情稍微好转之后,便带她回家卧床休养。没有经历系统的康复锻炼,使得小芬的脚内翻、跟腱挛缩,因为走路易摔跤,而整天卧床,人也发胖许多。无法继续工作的小芬被工厂辞退,本来谈婚论嫁的男友也离开了她。几年中,老李一家靠着老两口微薄的退休金苦苦支撑,看着每日躺在床上浑浑噩噩的女儿,老李夫妻心痛不已,四处托人寻找治疗的方法。最后经人介绍,来同仁(国际)康复医院咨询。

“听说这里能做支具,我的女儿还有希望站起来吗?”老李询问着,眼里噙满泪花“但我们没有太多的钱。”袁荣正与康复医生一起给小芬做了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后,考虑到老李一家的经济状况,以及老李夫妻年龄较大没有能力陪同女儿来院康复,于是给小芬定制了一套家庭康复方案。白天穿着踝足矫形器配合单拐,进行康复训练,夜晚睡觉时再定制一个牵伸踝足矫形器,以保持良性姿势,并嘱咐老李一定要按要求监督进行康复训练。此后,老李经常会打电话告知小芬的一些锻炼情况:哪天不高兴锻炼了,哪天走的好了,哪天又训练的更久了……袁医生也经常打电话监督小芬的训练情况。听着老李讲述女儿每天的进步,袁荣正心里一种职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8月初的一天,下着大雨,一大早老李冒雨送来一面锦旗,握着袁医生的手说道:“看着小芬日渐康复,我们老两口的感激之情无法表达,你们是我家的恩人呐!”

康复、矫形一体化治疗,使患者摆脱十年偏瘫生活

医院康复工程部假肢矫形师们与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密切配合,始终以病人为中心,精益求精,为患者提供康复、矫形一体化治疗,不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60多岁王大娘,十多年前突发脑梗塞至左半边身体活动不利,左手不能抓握,左足不能走路后。数年间,又3次“梗脑塞”。即使经过多次治疗,王大娘仍遗留左侧肢体不能活动的后遗症,且愈发严重,令王大娘非常痛苦,儿女们更是揪心不已。在对王大娘进行全身系统检查后,康复治疗小组发现王大娘左足严重内翻、膝关节屈曲挛缩严重,仅使用传统的手法康复效果不明显。便立即通知康复工程部假肢矫形师袁荣正,随同检查评估王大娘是否适合佩戴矫形器。“王大娘非常需要且适合佩戴矫形器进行康复训练!”对袁荣正的评估结果,王大娘及其子女半信半疑,决定尝试一下。于是康复工程部开始为王大娘定制膝踝足矫形器和肩带。经过取形、制作、试形、最后修改等步骤,很快王大娘穿上了为她特制的矫形器。每天由康复医生、康复护士、康复治疗师、矫形技师组成的康复小组给她进行物理、作业、步态等全面的康复训练。通过系统康复治疗及肢体的矫正,半年后王大娘终于能自行在病房内行走了,儿女们欣喜异常,直说“偏瘫十年居然还能恢复行走,真是奇迹啊!”

以精心、细心、耐心、爱心、热心,勇当患者的人生修复师

假肢矫形师的工作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不仅要有技术和经验,还要耐心仔细。取样的大小要符合要求,模具需要细致和精确,病人才能更舒适、更方便、更满意。为此,康复工程部始终以精心、细心、耐心、爱心、热心服务患者,赢得每位病人的赞誉。

 

袁荣正.JPG


一位住院患者因故需要第二天出院,但回家没有矫形器又不能走路,病人很着急。当晚袁荣正刚好又在科室加班,病人家属过来商量。袁医生看着病人焦急的神情,当即答应明天一早就能给病人一个合适的矫形器。经过精细的取型、灌阴型、翻阳型,和阳型修整,开烤箱、测量、下料、抽真空、打磨、抛光组装……一个印着病人喜爱花纹的踝足行走训练矫形器终于制成了。虽然已是凌晨,但想到病人能穿着合脚、舒适的矫形器出院,他很有成就感。

“优良的矫形器不仅要轻便、耐用、易清洁、透气性好、安全可靠,还要无压痛或其他不良副作用,不影响固定范围以外的关节功能,尤以治疗效果最为重要。为了能让矫形器100%贴合每一位患者,我们常常需要针对患者不同的特点,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一位住院康复的东北患者,从事电脑编程工作,因先天脑血管畸形出血,双侧后跟跖屈,无法走路。经过仔细观察研究,袁医生在病人原来普通的踝足矫形器内加了两个5公分的后跟垫,再用高温热塑板材加热成型。经过半年的站立、行走训练,如今病人直接穿着后跟垫就可以行走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康复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矫形器等的需求较过去大大增加,康复工程学将在康复治疗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袁荣正欣然表示。

 


版权所有:无锡市中心康复医院 Copyright @ 2023 Wuxi Central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电话:0510-81885390 0510-83219655 0510-83219650
地址:无锡市钱荣路158号 备案号: 苏ICP备12059189号-1